新聞分類
聯系我們
024-31225210
- 地址:
- 沈陽市鐵西區建設西路5號6A13室
- 郵箱:
- lanqiu_999@163.com
- 電話:
- 024-31225210
- 傳真:
- 024-31225210
- 手機:
- 13066766312
電磁環境污染的特點和目前我國電磁環境現狀
添加時間:2017/03/24
1、有用信號與污染是共生的:水、氣、聲、碴等污染要素,與其產品是分開的。例如:生產合格的紙,排出污水。而電磁輻射不同,發射的就是有用信號,但其對公眾健康來講,同時具有污染的特性。在一定程度上,電磁波的有用性和污染是共生的,其污染不能單獨治理。
2、產生污染的可預見性:電磁輻射設施對環境的輻射能量密度可根據其設備性能和發射方式進行估算,具有可預見性。在設計階段,對于不同方案,可以初步估算出對環境污染的不同結果,由此可以進行方案的比較取舍。
3、產生的污染具有可控制性:電磁輻射設備向環境發射的電磁能量,可以通過改變發射功率,改變增益等技術手段來控制。一旦斷電,其污染立即消除。而且與周圍建筑物的布局和人群分布有關。
所以,為了科學的管理,最大限度的發揮電磁輻射的經濟性能,減少對環境污染,對電磁輻射設施的建設項目,必須進行環境影響評價。 根據長期的管理和監測數據表明,目前我國電磁環境的整體狀況比較好,大部分情況都基本保持在本底水平的漲落范圍內。但在一些大型電磁輻射設施周圍,也有超標甚至嚴重超標的情況。對于這些設施,我們要采取相應的管理措施,消除污染。但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電磁輻射設施急劇增加,電磁輻射環境管理的任務將越來越重。
七、電磁輻射的防護措施:
根據電磁輻射污染的特點,可以采取如下的防護措施:
1、屏蔽防護:對電磁輻射的屏蔽難度較大。只有在一些特殊情況下,采用專業的設施對職業人群進行屏蔽防護,或者對設施本身進行屏蔽,適當降低電磁場強度。一般在公眾中難以廣泛推廣。
2、距離防護:電磁場強度隨發射源距離增大而急劇減少。所以增大與輻射源的距離,能有效地起到防護作用。對大型電磁輻射設施,劃定規劃控制區可保持公眾活動區域的較低電磁場水平。
3、時間防護:盡量縮短受到電磁場暴露的時間,如減少手機通話時間等。
4、科學管理:合理規劃大型電磁輻射設施布局,減少大型設施電磁輻射高場強區域疊加而導致超標的概率。
5、源頭控制:從環境影響評價入手,對發射電磁能的設施有關指標進行管理并采取措施。
6、"規劃控制區"管理措施: 由于大功率電磁波發射設施,尤其是中波發射臺,其產生的電磁輻射衰減較慢,在較大范圍內電磁強度都很高。而業主所能控制的土地范圍是有限的。所以,必須劃定規劃控制區(包括控制區和限制發展區兩部分),在土地規劃部門的配合下,要求在期"控制區"內,嚴禁公眾進入,而外圍的"限制發展區"內的土地,不得修建居民住房或其他敏感建筑。
所以,電磁輻射對人體和環境的影響,是在一定的程度上發生的。只要合理規劃,制定出合適的管理指標,并采取嚴格的管理措施,可以實現既保護環境和公眾,又發展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戰略。
文章節選自張志剛先生文章《電磁環境特點與管理對策》2005、3、8
2、產生污染的可預見性:電磁輻射設施對環境的輻射能量密度可根據其設備性能和發射方式進行估算,具有可預見性。在設計階段,對于不同方案,可以初步估算出對環境污染的不同結果,由此可以進行方案的比較取舍。
3、產生的污染具有可控制性:電磁輻射設備向環境發射的電磁能量,可以通過改變發射功率,改變增益等技術手段來控制。一旦斷電,其污染立即消除。而且與周圍建筑物的布局和人群分布有關。
所以,為了科學的管理,最大限度的發揮電磁輻射的經濟性能,減少對環境污染,對電磁輻射設施的建設項目,必須進行環境影響評價。 根據長期的管理和監測數據表明,目前我國電磁環境的整體狀況比較好,大部分情況都基本保持在本底水平的漲落范圍內。但在一些大型電磁輻射設施周圍,也有超標甚至嚴重超標的情況。對于這些設施,我們要采取相應的管理措施,消除污染。但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電磁輻射設施急劇增加,電磁輻射環境管理的任務將越來越重。
七、電磁輻射的防護措施:
根據電磁輻射污染的特點,可以采取如下的防護措施:
1、屏蔽防護:對電磁輻射的屏蔽難度較大。只有在一些特殊情況下,采用專業的設施對職業人群進行屏蔽防護,或者對設施本身進行屏蔽,適當降低電磁場強度。一般在公眾中難以廣泛推廣。
2、距離防護:電磁場強度隨發射源距離增大而急劇減少。所以增大與輻射源的距離,能有效地起到防護作用。對大型電磁輻射設施,劃定規劃控制區可保持公眾活動區域的較低電磁場水平。
3、時間防護:盡量縮短受到電磁場暴露的時間,如減少手機通話時間等。
4、科學管理:合理規劃大型電磁輻射設施布局,減少大型設施電磁輻射高場強區域疊加而導致超標的概率。
5、源頭控制:從環境影響評價入手,對發射電磁能的設施有關指標進行管理并采取措施。
6、"規劃控制區"管理措施: 由于大功率電磁波發射設施,尤其是中波發射臺,其產生的電磁輻射衰減較慢,在較大范圍內電磁強度都很高。而業主所能控制的土地范圍是有限的。所以,必須劃定規劃控制區(包括控制區和限制發展區兩部分),在土地規劃部門的配合下,要求在期"控制區"內,嚴禁公眾進入,而外圍的"限制發展區"內的土地,不得修建居民住房或其他敏感建筑。
所以,電磁輻射對人體和環境的影響,是在一定的程度上發生的。只要合理規劃,制定出合適的管理指標,并采取嚴格的管理措施,可以實現既保護環境和公眾,又發展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戰略。
文章節選自張志剛先生文章《電磁環境特點與管理對策》2005、3、8